百色:精准监督力促整改 推动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11-03 09:22
霜降一过,地处桂西北山区的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四合村少了些喧嚣和热闹,多了份清静和安详。村子周边200多亩猕猴桃园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不少原本笔直的水泥柱子已经稍稍弯了腰,支撑猕猴桃藤生长的钢丝绳却愈发倔强的紧绷着。
“想不到第一年产果就赶上好价格,我家这5亩猕猴桃一下子就卖了个精光,一个果子都没剩下!”正在忙着给猕猴桃果树施肥除草的黄和社和到村里蹲点督战的市纪委监委干部开心的聊着,他憨厚朴实的脸上洒满了对来年继续大丰收的期许。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如今猕猴桃产业已然是乐业县一张靓丽的名片,呈欣欣向荣之态,成为该县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柱。而眼前这种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欢欢喜喜的场景,却与几年前产业发展急转直下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2016年该县为抢占产业发展先机,便在全县大力推广刺梨产业,许多群众积极响应号召,铲掉田地里的农作物,纷纷改种刺梨,全县刺梨种植面积很快就达到了2.5万亩之多。
“奇怪,为什么大部分群众种植的面积比较多,但是符合申报奖补的面积却很少呢?”乐业县纪委监委在对刺梨产业奖补资金拨付进行常规检查时,看出端倪。
该县纪委监委立即组成督查组,对全县8个乡镇全覆盖核查后发现,全县刺梨树苗种植存活率仅19%,而作为该项目牵头单位的县农业局在将种苗发放给群众后,不及时跟进技术指导和后续服务,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时任农业局局长杨某某、副局长刘某某双双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之前风风火火的要我们种刺梨,我把空闲的土地都种了,现在却又冷冷清清的,要知道我们农民可都是靠地吃饭的,这下该怎么办?”在走访中,当地纪委监委机关了解到刺梨“惨业”导致部分群众发展资金受损,一时间竟谈“梨”色变,怨气满腹。
“产业扶贫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坚决杜绝‘一种了之’,才能取得实效。”百色市纪委监委专项治理督查组对乐业县提出整改建议。乐业县随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后,转而将目光锁定在产量更高、效益更好且更适宜种植的猕猴桃产业上。
“不种。咱们这附近可从来没人种过这玩意儿,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收益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开始的时候,乐业县推广猕猴桃种植工作并不顺利。
如何让群众重拾信心,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确保长期脱贫奔小康?百色市纪委监委相继派出多个督查组,指导乐业县纪委监委一方面督促相关部门通过加大产业奖补力度,完善水利、道路、电力等产业基础设施,保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围绕猕猴桃产业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为项目规范、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纪律保障。
乐业县通过整合各类帮扶资金投入建设猕猴桃产业园,并将产业园全部分到贫困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再将在家、外出务工、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别归类作“就业园、托管园、创业园”进行经营;同时引进、扶持一批猕猴桃加工和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品种植、生产、包装、标识、检测、销售执行6个统一;线上利用多个电商平台进行产品展示促销,线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展推介活动,不断打响乐业猕猴桃知名度。
目前,该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量达4500吨以上,产值1.26亿元,共覆盖87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户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打造的“乐业红心猕猴桃”连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家扶贫产品认证等荣誉。(百色市纪委监委 蒋立文)